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383|回复: 0

[要闻动态] 古嬴有诗现秦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7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古嬴有诗现秦州
—在甘肃天水伏羲庙发现的莱芜明代进士吴鸿功诗碑赏析
天地很大又很小,巧合之事往往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前不久,我们作为古嬴莱芜、嬴秦祖里的研究人员,前往甘南寻访嬴族从莱芜、从山东西迁秦地的史迹,也可以称为一次走亲访友之旅。万万没想到的是,在那里我们竟“邂逅”了四百多年前的一位莱芜老乡吴鸿功。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7月13日上午,我们参观位于天水市秦州区伏羲路中段的伏羲庙。
据介绍,伏羲庙,本名太昊宫,古柏参天,规模恢弘,保留了从明成化开始、中经清代、迄今为止11次修建的建筑遗存。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祭祀人祖太昊伏羲氏的神圣殿堂。
天水市根据史料、依托伏羲庙,打造出“羲皇故里”的文化**而享誉海内外。
由于行程紧张,我们瞻仰过伏羲塑像,在庙内选购几本书后就前往他地参观考察。
返回山东家中,在翻阅李宁民所著的《人祖伏羲与宗庙》(2008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一书时,书中一幅插图引起了我的注意。(图1)
图片1.png
这是“莱芜吴鸿口(方框,下同)”书刻的《太昊宫》诗碑的拓片。关于拓片的来历,李宁民先生有这样的介绍:
“2007年,天水市博物馆组织专业人员对伏羲庙内现存文物碑又进行了认真的捶拓,从中发现,立于东碑廊的一通由‘莱芜吴鸿口’撰写的《太昊宫》诗碑中的一句话很重要。其碑文为:
口辟洪荒际,心参造化源。宫墙蟠地脉,遗像向天根。古柏藏风雨,残碑历宋元。何时(看拓片此字应为“年”一柳注)龙马去,此日对羲口。”
李先生认为诗碑中的哪句话很重要呢?他写道:以前“书稿中对此碑的内容均未引起重视。在这次捶拓的拓片中,字迹较为清楚,除三个字无法识读外,其他内容基本能分辨清楚。尤其确切识别的‘残碑历宋元’五个字,对考证伏羲庙的创建年代非常重要。”
天水伏羲庙的创修年代现在定为明代成化年间。如果按“莱芜吴鸿口”诗碑“残碑历宋元”的记述,其时间可提前两个朝代至宋季。此乃这通诗碑重大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之所在。
此碑未刻年款。李先生据清乾隆四年(1739)杨应琚所著《据鞍录》关于伏羲庙碑碣“无元代以上者”记载推断,“这块碑应当在乾隆四年之前刻立。”
李先生的推断不无道理,但并不一定准确,最可靠的方法是先弄清“莱芜吴鸿口”是何许人也,然后自然可以敲定诗碑刻立年代。
莱芜吴氏在明代是名门望族,号称"一门三进士"。先是万历三年贡生吴来朝,曾任山西荣河知县。他“生平每事取法圣贤,孜孜好学,不慕贵显,而子若孙之贵显随之,材俊盈门,教化弘而德泽溥,里中建生祠祀之。”(清康熙《新修莱芜县志.人物志》)其次子吴鸿洙、少子吴鸿功、孙子吴暐,分别为万历十四年(1586)、万历十七年(1589)、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其侄儿吴鸿渐系万历五年(1577)选贡。吴氏三鸿均曾为官,有政声。此后,莱芜吴门再无以“鸿”为辈份且有功名者。故天水伏羲庙诗碑署名“莱芜吴鸿口”者,非三鸿之一莫属。
我们来看三鸿谁最有可能去天水赋诗题刻?
吴鸿渐,任南直隶庐州(治今安徽合肥)通判。“博学能文章。”(清康熙《新修莱芜县志.人物志》)庐州与秦州相距遥远,他似乎不具直赴天水的主客观条件。
吴鸿洙,先任工部主事,后升浙江参政,偏居东南隅,与西北远隔万水千山,亲赴天水困难重重。而且,他主持练兵,抗击倭寇,片刻不敢擅离职守。
吴鸿功,"字文勋,号凤岐,来朝季子。万历戊子解元,己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任吏科给事中,寻转兵科,升山西提学道,晋陕西固原参政。政绩、文章一时卓著。”(清光绪《莱芜乡土志.耆旧录》)据古嬴《吴氏族谱》记载,吴鸿功过曲阳邑时曾题《怀亲诗》于壁,在当地广为流传,被称为“鲁诗”。该《谱》收录吴鸿功《东归吟怀》30首,就是他在返乡路上吟诵而成的。可见,写诗抒怀是他的一大爱好和特长。因此,他就近到伏羲庙一游,并题诗刻碑,以作纪念,是极有可能的。
如果说,这三选一还是推论的话,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吴鸿”下那个字残存的笔画,显然不是“渐”和“洙”的右上角,而与“功”的右上角笔顺笔势、特别是折弯处完全吻合。
至此,我们可以判定,天水伏羲庙《太昊宫》诗碑的作者是莱芜吴鸿功。
吴鸿功入仕时间在明万历十七年(1589)以后,卒年不详。但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其兄病故奔丧后,他再也没返回任上。这就意味着,他题刻《太昊宫》的时间下限在公元1589年,比李先生考定的1739年早150年左右。那时候,历经宋元遗留下来的“残碑”还能看到。道理很简单,时间愈早,古碑存留的可能性便愈大。吴鸿功作为一名有学识的朝廷命官,他若未亲眼见到历经宋元的残碑,是断然不敢信笔赋诗并书丹勒石的。所以说,他的诗也是史。
接下来,我们该对不太完整的《大昊宫》诗本身来进行一番分析鉴赏: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由四联40字构成。
起首联:“口辟洪荒际,心参造化源。”首字阙如,从对仗推测,或为“手”字。这是颂扬伏羲氏开天辟地、造福人类的伟大功绩。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太昊伏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以为网罟,以佃以漁,盖取诸离。”(《易.系辞下传》)
第二联:“宫墙蟠地脉,遗像向天根。”前者描述伏羲庙的风水和气势,后者歌颂伏羲塑像的伟梧高大。
第三联:“古柏藏风雨,残碑历宋元。”这是揭示伏羲庙内活文物(古柏)和死文物(残碑)所经受的沧桑岁月。
收尾联:“何时(年)龙马去,此日对羲口。”“龙马”是秦人先祖在秦地选育骏马的美称,后人常用“龙马精神”比喻一马当先、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此联是诗人面对伏羲庙发出的感慨,由衷地表达出对“龙马精神”的赞美与呼唤。
吴鸿功《太昊宫》不仅破解了天水伏羲庙始建之谜,而且为莱芜留下了一件极有价值的文化瑰宝。它不仅是一件诗作,而且是一件书法作品。吴书颇得颜柳神韵,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不愧为莱芜一匉拓片的考证与秀血浓于水。东方嬴人与西方秦人有血缘传承之关系,历史上有交往自在情理之中。想不到,在冥冥之中吴鸿功早在四百年前就充当了古嬴的文化使者,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留下了浓彩重抹的一笔。我们感谢、纪念这位先贤,他的名字将永远刻在东西方大地上。
2014年9月24日,我应邀到甘肃礼县参加“甘肃省秦文化研究会第二次研讨会”,又中经天水,再次进伏羲庙,意在寻访《太昊宫》诗碑。迈入一进院落,见东廊有一排古碑,从南向北逐一辨识,想不到第三通即是《太昊宫》,激动地招呼同行者前来观赏。(图2)有经验的尹承乾要测量一下,可手头无量具。我急中生智,跑出庙外,讨来一段尼龙绳,采取最古老的结绳记事法解决了这一难题。回来后,老尹量出三个数据:诗碑115厘米、宽74厘米、厚30厘米。(2
图片2.png

2014年8月6日于岱下紫砚斋
2014年11月10日补充修改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11-22 11: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