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话说“夏有三伏,热在中伏”,三伏天包括头伏、中伏以及末伏,其中“中伏”是最热的一伏。 每年中伏的时间都在夏至后的第4个庚日至立秋后的第1个庚日之间,今年中伏的时间为7月21日至8月9日,总共持续20天,为加长版中伏,我们一定要做好防暑的准备。 那么入中伏这天下雨好还是天晴好? 一、雨淋中伏头,四十五天不用牛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入中伏当天下雨,那么预示着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雨水都会非常多。这里的“四十五天”并不是指具体的天数,而是指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不用牛”是指牛因为土壤过于潮湿而无法下地劳作,说明雨水多。 二、中伏雨涟涟,遍地是黄金 “雨涟涟”是指雨水多,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中伏期间雨水多,那么预示着到了秋天的时候粮食会大丰收。“遍地是黄金”指的是秋收的时候地里金灿灿的大一片,看起来就像黄金一样,说明粮食大丰收。 三、头伏二伏雨不缺,头九二九必有雪 农谚说“头伏二伏雨不缺,头九二九必有雪”,说的就是如果头伏和中伏期间雨水多,那么预示着到了冬至后的“头九”和“二九”天下雪的概率非常大。头九和二九下雪,也说明冬天寒冷,老话说“该冷不冷不成年景,该热不热五谷不结”,冬天寒冷可以防止麦苗徒长,可以杀死土壤中的害虫和部分病菌,瑞雪兆丰年,冬天下雪非常有利于麦子大丰收。 四、晒了中伏头,田里起锅巴 农谚说“晒了中伏头,田里起锅巴”,说的意思是,如果入中伏这天出大太阳,那么预示着接下来一段时间雨水会比较少,很容易发生伏旱。“田里起锅巴”说的就是水田里的水干涸了,土壤表面一片一片的翘起来,看上去就像锅巴一样,这说明土壤发生了干旱。因此入中伏这天是大晴天,是农民不希望看到的。 总结,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入中伏这天宜雨不宜晴,入中伏这天下雨预示着接下来的整个三伏天雨水都会比较多,非常有利于粮食大丰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