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14|回复: 1

[莱芜方言童谣二]揣葫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27 12: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作者:讷言
20230427120848front2_0_877827_FjmvzmftwWjf00a7lJUONEnjvD0n.jpg
  莱芜方言童谣的主要特点:一是大量使用方言词汇,二是大量使用方言语音。所以叫方言土语。下面的一首莱芜方言童谣《揣葫芦(lou)》就是如此:

甲:揣、揣、揣葫芦(lou),揣得葫芦(lou)大嘟噜。开花的,结幼(niu)的(di),不定揣到谁(shei)手里。

乙:扑拉弓,扑拉弦,这个大娘给(ji)我钱。

        在这首莱芜方言童谣中就使用了很多莱芜方言语音,当然也使用了莱芜的方言词汇。其中“嘟噜”一词是方言词语,这个词语有两个意思,1、盛酒水的陶瓷瓶子叫嘟噜;2、表示比较沉重,数量多的意思。在这里是第二个意思。“扑拉”一词,也是莱芜的方言词语,是摸的意思,通过摸来寻找。“幼”这是一个单音节莱芜方言词语,它的方言发音是niu,与“扭”音同,意思是葫芦(lou)的幼果,莱芜方言叫幼(niu)子。有开花的,也有结幼(niu)的,表现出了葫芦(lou)生长茂盛,一派繁荣景象。

        这既是一首莱芜方言童谣,也是一个儿童游戏。做游戏的人数不限,主角有两人,其他人(群众)都坐着,主角甲主管把手中的葫芦(lou)藏在群众的衣襟中,主角乙负责寻找,找到了为赢,找不到为输。

        主角甲在藏匿的过程中,可以故意卖关子,用来迷惑主角乙,增加主角乙寻找的难度,群众也可以这么做,当然是葫芦(lou)没有藏在自己身上的才可以故意显露,而藏在自己身上的,要故作镇静,防止暴露目标。

        赢了,甲乙两个角色交换,游戏继续进行。
20230427120854front2_0_877827_FnI72Wq6e8xhKRXEkDrzZsRzdC1F.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5-4-22 14: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