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历山后村,东临汶河、韩莱路,草仙路呈人字形跨村两边,交通便利。属于山区,耕地面积718亩,有244户,607口人。 传说,明洪武年间,山西大旱,庄稼颗粒无收,人们吃不饱,穿不暖,民不聊生。就是这一年,郑老汉拖儿带女,领着老小在郑王庄住了下来。下边的弟兄三个,老大在郑王庄住了下来。老二搬到此址,老三去了蒙阴(现属沂源管辖)。老二看到这里土地宽满,有山有水,因址在历山之阴,叫历山后,后为区别上历山后,取名下历山后。 郑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子姓、姜姓、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周朝的郑桓公为姬姓郑氏得姓始祖。 源于姬姓,以国号为氏。出自周宣王之弟姬友的封地郑国,远祖为郑桓公。 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郑国灭亡后,散居于京(今河南荥阳京襄城)、制(今荥阳西)、祭(今河南郑州东)、陈(今河南淮阳)、宋(今河南商丘)等地,为纪念故国,郑国人相继改姓为郑,自此,郑姓诞生。 先秦时期,郑姓主要分布于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其中,山东郑姓源于邴地(今费城),为原郑国派驻人员的后代。 战国时期,开始进入四川、山西、山东、河北等地。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动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形成中原人口向南迁徙。晋永嘉元年(307年)南迁始祖郑庠,曾任吴国车骑长史、平难将军,后出任东安太守,镇守丹阳。郑庠次子郑昭为东晋龙骧将军,封开国侯,率兵入闽,称“入闽始祖”。 至唐末,中原南下福建移民,大批郑姓先民定居于福建,郑姓的中心开始在东南沿海形成。 明末清初,郑成功抗清进入了台湾。 该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有许多村民积极投身于革命斗争。刘照义、刘相秋、刘兆贞,在1938年、1939年先后加入了党组织,并带领广大群众积极支援革命斗争,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刘相科参加革命后任八路军某连的连长。刘兆义任黄庄武装部文书,南下以后,先后任区委书记,浙江省天台县长职务。还有许多村民在孟良崮战役、南麻战役中抬担架支援前线。刘相韩牺牲在南麻战役,为取得革命胜利做出了贡献。 下历山后村,一条东西小河穿村而过,人们分别在小河南北居住。小河边成了人们歇凉的场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由于土地面积广,土壤肥沃,适宜小麦、高粱、玉米、棉花等作物的生长。人们勤劳耕作,农作物年年丰收。村庄房前房后的树木枝叶繁茂,其中香椿芽是该村的一大特产,它以特殊的香味闻名方圆几十里。农家院内栽有杏、梅、梨等,在过去的年代里是一大经济收入。村里还有木工组、铁匠炉、粉坊等副业。村民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的生活。 1977年莱钢二铁厂选准了这块宝地,在村北建起了二铁农场。厂领导、村支部双方协定,村北的土地全部割给农场,厂里负责架设管道800余米,买电机两台,使下河井的水抽到了历山脚根,另一眼机井的水抽到了村北农场所在地至高点,解决了田地灌溉和农场生活用水,从此由机灌溉发展为电灌溉,使农作物丰收更加有了保障。同时村里又买上了24马力和12马力拖拉机,3台脱粒机,减轻了人们的体力劳动。使农业初步实现了现代化。 改革开放后,村民们开始还是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种植一些农作物。后来栽上了桃树、杏树、苹果树,发展起了果园。还有一些村民除种好责任田外,赶起了四集,卖针织品、铝锅等,成了买卖人。他们已由原来的骑自行车经商换成了三轮车。现在村里有拖拉机、三轮车30多部,大货车6部,有客运车、出租车等。韩莱路、草仙路交叉口西,有加油站、批发部、炒鸡店、电气焊、铝合金、维修部等。还有外出开车的,干建筑、搞装饰的等。村民们依靠党的政策,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各显神通,搞活了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