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放下吧算了吧 于 2023-1-22 17:14 编辑
新冠感染不是大号感冒吗? 经过两年多与新冠病毒对抗的时间,有不少的国家放弃了“清零”政策,采取了“群体免疫路线”的方式,并逐步放宽了防疫措施,选择“与病毒共存”。 有些国家还说新冠肺炎的死亡率接近流行性感冒的死亡率,为什么放不出来?但其实他们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 新冠肺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也会带来更严重的后遗症,而流感带来的后遗症相对较轻,甚至没有后遗症,所以两种疾病不能放在一起比较。
新冠vs流感 ——病原体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潜伏期为1-4天,平均2天,新冠肺炎由新冠肺炎病毒引起,潜伏期为1-14天,多为3-7天。 ——传播途径 流感感染的主要来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 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传播。 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染源是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 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会引起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期暴露在高浓度气溶胶中,可能造成气溶胶传播。 ——症状表现 流感患者有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体温可达39℃-40℃,他们可能会有寒战,发冷,肌肉和关节疼痛,疲劳,食欲不振和其他一般症状,经常有喉咙痛,干咳,鼻塞,流鼻涕,胸骨后不适,面部潮红和结膜充血。 新冠肺炎的无症状感染者仅在呼吸道检出病毒,无症状;与其他菌株相比,感染奥米克隆菌株的人症状相对较轻,病例也不太严重。 具体来说,上呼吸道症状严重,咳嗽多,咽痛;部分患者有发热症状,以中度发热为主,达到38℃;消化道症状较少,但以往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较多。
新研究:若二次感染,死亡率会怎样? 根据欧洲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报告,与BA.2相比,BA.5在刺突蛋白受体结构域上多了三个突变,初步结果表明这些突变将显著影响抗原特性。 研究人员比较了38万名复发性冠心病患者和25万名仅确诊一次的患者,研究人员指出,重症患者和免疫系统减弱的患者可能面临更高的再次感染风险和更严重的症状,如呼吸急促、胸痛、血栓形成和水肿。 反复感染的风险在急性期最明显,但在再感染急性期后仍持续存在,6个月时多数后遗症的风险仍明显。 与未感染对照组相比,对重复感染累积风险的评估表明,随着感染次数的增加,全因死亡和过度负担的风险以及其他疾病的风险急剧增加,也就是说,在首次感染时风险最低,在第二次感染时风险增加,在三次或三次以上感染时风险最高。 这项研究的结果强调了再感染的严重后果和预防再感染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