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家峪村,隶属钢城区艾山街道办事处,位于济南市钢城西南6公里处。南邻贤女庙村,北邻中施家峪村和清泉岭村,东与新泰市青云办事处交界,西与新泰市泉沟镇接壤。全村446户,1496口人,耕地面积1048亩。 传说,明代中叶,由袁、郝、杨、鲍、甄姓建村,取名官庄。当时满山荆棘,土地贫瘠,生活环境恶劣,人口极少。 清康熙年间,农业连年丰收,人口剧增,人多难以糊口,只好分迁垦荒定居。 一天晚上,袁、郝、杨、鲍、甄一家之主,都昏昏欲睡,做了一个相同的梦,梦中白胡子老头指点,这个村叫官庄不合适,因为这个峪的土地,先前是施家的田。如今难以糊口是名字的事,大伙醒来一说,众人一商量,改为施家峪。因村在西边,故叫西施家峪。 民国年间,西施家峪战乱频繁,自然灾害交替发生,有十几家姓氏逃亡不知所终。留下来的住户只能靠南瓜、豆角、野菜、树叶充饥。住的草房低矮、阴暗,有的五六口人挤在一间屋子里。有的三四家挤在一个院子里。他们“上赡父母,下抚妻子”,一代接一代艰难地繁衍生息。 上个世纪20年代前后20多年间,军阀混战,散兵组成了大股小股的匪帮,他们所到之处见粮抢粮,见衣夺衣。为抗拒匪患,中施家峪村建起了围子墙,把一应生活所需搬进“围子”。各村联防,轮流防守,但仅一时缓解匪情,最后围子被攻破,并化为灰烬,西施家峪村人又遭一场劫难。村民衣食无着,饥寒交迫,老幼残弱,死伤数十人。 30年代,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又践踏了过来,当地土匪头子陈三坎投靠日军,他进行了比土匪更残酷的劫掠。在党的领导下,村中青年怀玉堂等挺身而出,组织村中及邻村有志青年组成抗日游击队,对日寇和陈匪军进行了英勇的抗击,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1947年,国民党军对山东发动重点进攻,“还乡团”乘势还乡报复,对刚刚开始土地改革的新莱蒙地区的党员、干部及家属,进行了疯狂的屠杀,西施家峪村干部对还乡团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保护了大批积极分子和军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