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帖子
- 积分
- 340296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07-6-1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84182
|
紫砂壶的工艺技巧众多,而且处于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中。其中紫砂调砂、抽砂、铺砂这三种工艺在众多的紫砂工艺中是非常有代表性的。
一、调砂工艺
紫砂调砂工艺在加工好的泥料或粉料中,根据要求调入各种具有一定大小及比例的砂质颗粒,以提高颗粒密度。调入的颗粒和基泥属于同一种矿料,称为本色调砂;调入的颗粒和基泥不属于同一种矿料,称为异色调砂。
本色砂调入原泥中,由于泥料质性相同。烧成后胎质色泽不会产生较大变化,但基泥中的颗粒含量有所增加,主要起到增强坯体骨架的作用。对于一些质性较软的颗粒,还需对颗粒进行600-800度的素烧以增加强度,否则颗粒在成型过程中易被工具压碎而造成器表拖尾现象。如朱泥泥料大多收缩和变形率均比较大,不利于单独制作较大型作品,需凭借调砂的方法增加坯体强度,这样的坯件烧成后整体收缩及变形减小,提高了烧成成品率。因此,现代所见朱泥大壶大多掺以粗砂颗粒或以熟料(熟科是将成品泥素烧后研磨成的粉料)支撑。
异色调砂因调入的颗粒和基泥色泽、质性等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色泽效果。若调入颗粒质性较硬时,烧成后器表颗粒凸现,呈粗梨皮状:当调入颗粒质性较软时,烧成后器表会产生细微的凹点状。颗粒质性越软,凹点就越明显,形成一种犹如桔皮状的肌理效果。
二、铺砂工艺
紫砂铺砂工艺是指紫砂坯体在制作过程中,把不同泥色的砂粒采用铺、点、撒等方法,施于尚有一定湿度的坯体表面。再借助工具将砂粒嵌入坯体表层。
(1)台撒铺砂法:
先将缸砂或紫砂泥沙按预想的艺术效果洒在泥凳台面上,布局可似繁星点点,疏密结合,粗细结合,自然不僵。然后将泥片扑打在砂上,使砂按预想的布 局粘在泥片上,再敲打平整,使砂粒平整地嵌入泥片内。
(2)撒置铺砂法:
先将泥片铺在泥凳台面上,然后将缸砂或紫砂泥沙用手撒发或拨法撒置于泥片表面,再敲打平整。
(3)点压铺砂法:
在紫砂半成品泥坯上,按预想的艺术效果一粒一粒店压在泥坯上,用鳑皮刀压抚平整。此法一般用在较小的器件上铺砂装饰,也可用铺砂装饰的效果调整上。
铺砂主要起到点缀装饰的作用,使烧成后的紫砂器表面铺入的砂点和胎质色调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铺砂颗粒的质性一般要求高于或等同于坯体颗粒质性。如质性较软,会造成制作时颗粒拖尾及烧成后因颗粒收缩较大而产生和胎质不相融的现象。
三、抽砂工艺
紫砂抽砂工艺是在加工好的粉料或浆料中分离出某一部分规格的颗粒。例如在40目的粉料中抽离出60—80目的颗粒,使剩余的颗粒与细料烧成后形成一种粗与细明显的对比效果,产生新的质感。
总之,调砂、铺砂和抽砂主要是加工方法的不同,其目的都是为了使紫砂器具有更丰富多样的自然性外观色泽和胎质效果。鉴别铺砂和调砂的方法很简单,器物内外颗粒效果一致即为调砂,内外颗粒效果不一致即为铺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