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
- 帖子
- 积分
- 5214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21-10-3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877827
|
作者:讷言
1990年5月1日,还是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一名山村小学教师的邢业友随团到曲阜旅游。当导游在讲解中提到“孔子最大的政治贡献就是参加了齐鲁夹谷会盟,而齐鲁夹谷会盟的地方就在莱芜境内”。这句话让邢业友很受触动,他想:“我们村原名叫做夹谷村,难道齐鲁夹谷会盟就发生在我们村?”
从曲阜回来后,邢业友对这件事念念不忘。工作之余,他开始查阅各类历史资料,求证自己的想法。他反复研读了《东周列国志》《左传》《史记》,从史料中寻找答案。据《东周列国志》记载,公元前500年,齐景公致书鲁定公,约定在齐鲁界上,夹谷山前,为乘车之会,以通两国之好,永息干戈。邢业友所生活的绿矾崖村距离齐鲁界仅6公里。为了找到更准确的物证,邢业友开始考察村周边的环境。在村北山的各山口要道上,他惊喜地发现了至今残存的古城门与古城墙遗迹;在各山头制高点上,还有大小不同的城堡、营盘、瞭望口、烽火台等古代军事设施。这些新发现的城墙引起了邢业友的好奇和追问。
为了研究这段历史遗迹,他把《东周列国志》《左传》《史记》有关记载读了不下百遍。有的内容史书中没有详细而明确的记载。为了求证,他不断梳理史书内容,反反复复地推论,最终证实了这些遗迹就是春秋时期鲁国为了防御齐国而修建的长城。不仅如此,他还考证出了鲁长城防线的起建时间和历史背景,证实了史料中记载的“龙山城”、“平阳城”等春秋遗迹,弥补了两千多年来“只见史书记载而无实处可寻”的历史空白。
2009年夏天,村里对一处叫“北台子”的山坡进行整治。北台子是个土台子,属于泥石流滑坡路段。在整治过程中,施工人员挖掘出来了两个土坑墓,在土坑墓里还发现了古陶器和青铜剑。第二天下着雨,邢业友听说了这事,拎着铁锨又去了现场。当时的土坑墓已经被土埋没。邢业友不顾雨水打在身上,愣是把脚下的泥土一点一点地重新翻了一遍。在泥土中,他找出了很多破碎的陶片,有的还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器皿。听说有村民在墓里挖到了青铜剑,他又兴冲冲地跑到人家家里,去一睹青铜剑的风采。这把青铜剑长45厘米,不过出土时已断成三截。
缘于之前所做的努力,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莱芜市文物办协同山东大学邀请邢业友做向导,共同对这段城防进行细致探查。确定为疑似鲁长城。在探查过程中,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方辉从鲁长城遗迹处捡到了一些陶器碎片,初步断定这就是春秋时期的物品。
鲁长城遗址发现后,国内多家媒体都进行了相关报道,并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十二大新发现”,名列第四位,引起了很大关注。而邢业友依旧默默无闻地在鲁长城背后做着自己喜爱的研究工作。
鲁长城遗址年代久远,长期受到自然风化、农田开垦等因素影响,毁坏比较严重,目前大多数仅残存底部,遗迹保护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邢业友的执着劲也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依托他的考察内容形成的《关于进一步加大鲁长城遗址发掘、研究和保护力度的议案》被带到了莱芜市两会、省两会,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
目前,鲁长城所在的南部山区也被纳入莱芜区全域旅游开发的重要抓手,开始了高标准规划和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