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
- 帖子
- 积分
- 5209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21-10-3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877827
|
作者:讷言
子产(?—公元前522年),郑国人,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姬姓,公孙氏,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 ,谥成 。他是郑穆公之孙,公元前554年为卿,前543年执政,先后辅佐郑简公、郑定公,卒于公元前522年。历史典籍以其字“子产”为通称,又称“公孙侨”、“公孙成子” 、“国侨”等居多。
他是春秋时郑国的贤相,执政二十二年,是古代中国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贤相中,子产为第一贤相。
子产在执政期间,既维护公室的利益,又限制贵族的特权,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主要措施是:为田洫(xu,田间的水沟),划定公卿士庶的土地疆界,将农户按什伍(什伍:古代户籍与军队的编制。户籍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军队以五人为伍,二伍为什。)加以编制,对私田按地亩课税;作丘赋,依土地人口数量交纳军赋;铸刑书,修订并公布了成文法;实行学而后入政、择能而使之的用人制度;不毁乡校,愿闻庶人议政,有控制地开放言路。其政治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社会的转型。在对楚、晋等国的外交方面,子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郑国在子产的推动下呈现出中兴局面。
在世界观方面,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er,近),非所及也。 他认为天体运行的轨道与人事遵行的法则互不相干,否定占星术能预测人事。但子产仍保留灵魂不死观念,认为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仍能滋生淫厉。 这是中国哲学史上对形神关系的初步探讨。他还提出了人性观念,认为“夫小人之性,衅于勇,啬于祸,以足其性而求名焉者”, 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探讨人性问题的开端。
历史名人对子产的评价也非常高。孔子:古之遗爱也。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惠人也。 子产犹众人之母也,能食之不能教也;《史记·郑世家第十二》记载:二十三年,诸公子争宠相杀,又欲杀子产。公子或谏曰:“子产仁人,郑所以存者子产也,勿杀!”乃止。——相当于是政敌的评价吧!“
郑声公五年(公元前496年),郑相子产卒,郑人皆哭泣,悲之如亡亲戚。
子产是郑成公的小儿子。具有仁德,尊重别人,对国君忠诚。孔子曾经到过郑国,对子产的兄弟说,他听说子产死了,哭泣着说:“这是有史以来最尊重别人的人。”子贡:“子产是郑国第一贤相,他推贤举能,抑恶扬善。”司马迁:“子产对老百姓仁爱,对国君忠诚。 他当国相第一年,青年人就不调戏妇女了,老年人不用自己提东西了,小孩子不用干犁田这样的重活了。他执政的第二年,没有欺行霸市的了。他执政的第三年,夜不闭户,道不拾遗。他执政的第四年,种田的农具不往家拿也不丢失了。他执政的第五年,不用给士大夫制定规章制度,都能自觉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职了。”
由此看来,子产是一完美的君子。简单的来说,子产让郑国的内政物阜民丰,路不拾遗,百姓受到教化。子产在外交也有其独到的一面。他的外交思想:竭力维护本国利权和尊严 ,可谓是完美的贤相。
公元前536年3月(阴历),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它有利于法律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执行。 它首先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第一次肯定了公布成文刑法的“合礼合法”。新刑书的公布,使“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体现了春秋后期新兴地主阶级、商人和劳动人民保护私有财产、人身权利和执法公平的要求,使定罪量刑有一个公开、统一的标准。因此,公布成文法思想的提出,标志着罪刑擅断思想的动摇和法治思想的出现。
子产在思想上把过去的礼、刑相分走向礼、刑统一。其次,它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观念,明确了法律对于限制贵族特权的重要作用。子产铸刑书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制服那些骄奢不法的强宗大族,贵族们犯了法也要按照刑书的规定,与平民同样对待。虽然从实质上看,子产的刑法取消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彻底否认了“刑上大夫”的古训,为后来法学家“一断于法”的理论体系创造了前提。
子产“铸刑书”,实践证明完全是正确的,他公布成文法使郑国社会治理透明度增加,犯罪案件大幅度减少。过去贵族利用刑法随意裁决,蹂躏践踏,欺压百姓,甚至压榨商人和新起来的土地所有者,对国家的发展非常不利。子产公布法律后,限制了贵族特权,大大促进了农业、商业和其它各业的大发展。
子产“铸刑书”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非常重大,为法律公平做出了奠基性贡献,子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法学奠基者。
|
|